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活動回顧]:芝山岩隘門、惠濟宮、遺址及石碑


時間:2012/9/8 () 1030-1200
地點:確定報名後另行通知
講師:陳建一(臺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秘書長)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活動紀錄:
芝山岩地區是台北士林一帶最完整的一片綠地,記載著漢人來台之後,樟泉州人百年來的械鬥與共存。而芝山岩這個山頭,便是械鬥時期泉州族群的重要防禦保壘,山頭上目前保有的生態綠地,也和歷史的發展與決策有很大的關係。


漢人在大台北地區活動300年左右,隔著承德路,也就是古基隆河的河道兩岸,分開了樟泉兩個民族。在士林一帶活動的主要為漳州人,隔著基隆河則是泉州同安人,兩個族群常常發生械鬥衝突。從信仰來看,對岸大龍峒保安宮主要信奉保生大帝,而另一端則是士林區慈誠宮的媽祖。在乾隆51年間的林爽文械鬥事件,也波及到了臺北,倒致這一帶死傷慘重。在芝山岩上能夠看見有應公廟,安頓著無名的墳塚與碑墓,不只說明這裡是漢人生活區域的邊緣地帶,也顯露著械鬥發生的痕跡。

芝山岩與雙溪支流得以保留了綠地公園,有幾次的因緣。1805年,林爽文事件後,原來在這的黃姓地主與漳州人簽定芝山和約,禁止山上砍伐,保護了水源。而後日本在這裡設置教學地,設神社,留住大樹。國民政府在這裡設置情報局。民國70年駐兵撤退後,保育提倡,因而能夠保存原生的樹木。

芝山岩為沉積岩,除此之外還有唭哩岸地區,沉積岩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之後露出於臺北,沉積岩是很好的石材,質地較為鬆軟、不適合雕刻,卻很適合堆疊、砌牆建築,除了民間建築之外,還能形成防禦的空間。我們漫步在樹蔭下,由於土地的岩石為多,相對的土壤較少,生物比較單一,多以雀榕等有盤根的植物為優勢,交錯一些無患子、包公樹、楓香,以及群聚在樹下陰濕的角落的姑婆芋,形成了生態的紋理與佈局。

而芝山岩就像是一座原生的綠色小島,守護著士林地方,這些原生的自然生態景觀,也都隱含著歷史的紋理與軌跡,若是我們能夠了解其中的背景與原由,便能夠與空間、與土地產生連結,而擁有對過去對空間的想像與情感,眼前看到的便不只是景色,更有其意義與價值。
  
活動照片:
 

 

 

1 則留言:

  1. 當日晴天蔚藍,閱覽芝山岩史蹟與生態,非常棒的活動。我也寫下活動紀錄:http://substar.pixnet.net/blog/post/44879020

    期許活動持續舉辦,南村落辦的很棒。

    加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