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活動回顧] 大稻埕歷史街區概論

101年文化資產經營規劃培訓計畫:大稻埕歷史街區概論

時間:2012/06/16 () 1000-1200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29號)
講師:莊永明(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活動紀錄:
今天早上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大稻埕史料專家莊永明老師來和我們分享大稻埕街區的悠久而芬芳歷史。

莊老師首先先從臺北的概念講起,臺北基本上是由西往東發展的,先民們第一個發展的地區是在我們今天上課的地點─艋舺,1853年發生了著名的族群械鬥事件─頂下郊拼─戰敗的同安人連夜往北逃,遷徙到今日的大龍峒與大稻埕地區。以大稻埕的信仰中心:霞海城隍廟為例,他一開始也不是就在迪化街,而是在剝皮寮的八角庄,神明的遷徙也見證了台北歷史的流動。

大稻埕的範圍其實不大,南北以臺北北門和大橋頭為界,西至淡水河東至延平北路。現在的迪化街,舊稱「北街」,意即為北門之北,大稻埕地區發展的較早,有些老街名都顯示出附近活躍的商業活動,例如:打鐵街、簑衣街,都是農業社會的民生必需品。在清朝時期大稻埕地區的地價甚至可以與台南府城相丕敵,不難想像其商業之盛行、街景之繁榮。今稱貴德街之地,在日據時期依然是獨領風騷,被認為是台灣人的市街之代表。

莊永明老師認為大稻埕的發展和繁榮和「茶」有著莫大的關聯。最先動起腦筋在大稻埕地區賣茶的是外國商人,這些外國商人和艋舺的地方仕紳不合拍,於是轉往較北方的大稻埕地區尋求居民合作,在大稻埕的居民也經歷過頂下郊拼後離鄉背井的滋味,「同是天涯淪落人」使他們對外國商人的處境較同情也較包容。英國商人杜德在大稻埕與當地仕紳一同設立茶廠,和當地居民結盟,除了給予較高的收購金額外,也給當地農民在種茶期間各項生活用度的貸款,使得大稻埕地區茶香四溢,各式茶類加工品在打上Formosa Tea的品牌後,透過淡水河行銷全球,創造極高的產值。也漸漸的刺激了大稻埕的發展。

大稻埕對外國人的包容狀態下,著名的加拿大醫生:馬偕,起初也嘗試過進入艋舺,艋舺地方仕紳卻與馬偕勢不兩立,馬街也遷到了大稻埕周邊開業,在現在的延平北路,過去曾有許多醫院選擇在此開業,因為這裡是台北地區較先進的地段,同時也有許多重要的人物在這裡開設書店,如連雅堂、蔣渭水、謝雪紅等。

大稻埕地區有許多重要人物定居,在莊永明老師認為,蔣渭水是最重要的一個。蔣渭水是醫生,也是促進台灣新文化運動重要的一員,他在國際上宣揚日本政府對霧社事件的處理方式,迫使與霧社事件相關的政治人物接連下臺。在文學上,我手寫我口的新文學運動也在大稻埕地區起了先鋒,我們現在朗朗上口的望春風作者李春生,也是大稻埕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望春風寫出那個時代背景之下的價值觀和脈絡,也突破了以往漢字只能寫文言文的傳統文學之窠臼。

莊老師在這節課堂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大稻埕所經歷過的故事,每個故事看似分散,但整體的精神卻又是相連接的;老師也認為,對「文化」的感情是靠著我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而不是硬體設施可以堆疊的,所以老師在大稻埕導覽方面也是不遺餘力在推行,其望讓更多人也能體會大稻埕之美。

活動剪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