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活動回顧] 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新精神,以大稻埕街區為例

101年文化資產經營規劃培訓計畫: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新精神,以大稻埕街區為例

時間:2012/06/16 () 1600-1800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29號)
講師:曾介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活動紀錄:
短暫的午茶時間過後,接下來是由曾介宏老師來講述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新精神。一開場曾老師即表明,他會在空間裡四處走動,並且隨時交麥克風給學員回答問題,希望是一堂有腦力激盪且有互動的課程。

短暫介紹個人經歷後,老師對於今天的課程提出「三不一要」:不談理論、不講大師的話、不尋找解答,要持續提問。創新的引擎在於一直對自己提問,但詢問跟提問差在哪裡呢?詢問是要為了找到解決方式,找到答案後經驗化,不斷改進,但這種方式卻難以累積智慧;提問則是以關切做為思考的導向,對未知情境的批判與思考各種的可能性,像是人生的目的等等。這樣的提問會轉換為行動,也就是原創的能力,而創新則是原創加上精進的能力。請幾位學員分享對於詢問與提問的差別後,老師舉出一幅圖片請在場者試著提問,兩三次的發問後,學員漸漸理解何謂詢問與提問。詢問會得到一個答案,答案出現後就停止討論;但提問會得到行動,引發各種面向的討論與可能性。

甚麼是文化創意?所謂文化就是生活,為了解決生活需求的智慧,透過時間將經驗傳承給後代。在深受感動後將文化結構、作品化,就是審美活動;將創意注入文化就是創新活動。創新與審美活動的交界就是文化創意。于國華曾說:文化創意產業就是文明發展的結果,生命價值的具體展現。文明是學來的創造,變成一種模式,內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群人在特定的空間及時間裡,將這樣的模式傳承給小孩。

老師問在場學員支持新的還是舊的文化?一位學員支持新的,他認為時代演變不只是文明的轉換也是工業生產的提升;也有另位學員提出支持舊的,認為過去的一切是不可抹滅的歷史證明。曾老師分享了澳門、新加坡等地的文創發展圖片,老瓶裝新酒的新舊結合,就是創新的展現。

最後學員提出了文創在追求文明進展當中的比例問題,值得大家深思。最後要問問自己,究竟文創是為了什麼?為了誰?老師說每個問題沒有一定答案,但任何行動都是要回歸初衷,每一個決定都必須是好好問過自己之後的選擇。

 活動剪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