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活動回顧] 大稻埕史蹟參觀與導覽

101年文化資產經營規劃培訓計畫:大稻埕史蹟參觀與導覽

時間:2012/06/17() 1000-1200
地點:大稻埕歷史街區
講師:張震鐘(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


活動紀錄:
周日的早晨,我們和張震鐘老師相約在大稻埕北街,由老師帶領學員們更深入認識大稻埕的建物史蹟。首先,老師為大家介紹這裡雖然現在看似冷清,其實過去曾是日治時期非常繁榮的街道,這裡曾經也有碼頭。但主要繁榮的原因是因為臺北橋,因為臺北橋是過去往南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劉銘傳建設台灣第一條鐵路就在大稻埕,那日治時期後,就將很多建設往南遷,這裡成為許多台灣人居住的地區,所以不管是經濟,還是許多本土的菁英都在大稻埕發展起來。

回到我們所在的老街,其實今日我們所看到看似被保留下來的樣貌也不完全是跟過去一樣。很多建築同樣是隨著社會變遷而有不同的保存方式。例如保安街一些新房子,就是容積率轉移法案跟建商協調的結果。迪化街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前,就是一個特定保護區,因此是台北最早發展,有特別的法在規範。老師緊接著帶領大家參觀迪化街新天地,前方是被保存的老房子,後方是新蓋的大樓,中間還保留房子拆修痕跡,紀錄新舊的交替。另外,設計師也利用建物視覺線的設計,緩衝新舊衝突,讓街容有更寬闊的視覺感受。

接下來,老師帶大家進入一棟老房子更仔細地參觀。我們看到整建一個老房子辛苦之處,也學習到古時設計房子的生活智慧。當學員們一踏進屋內,紛紛感受到剛剛外頭的悶熱瞬間得到舒緩,老房子使用的建材不是我們今日常見的水泥,而是木材,天井的設計更是讓熱空氣上升,使空氣對流的關鍵。此外,老師還向大家解說,為什麼這裡的房子都是細長型的設計。原來過去並不是如此,從前的房屋都是沿農田而居,是經過世代更迭,家族以建物切半對分,傳承的子孫越多,房屋才越分越細長。因此,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不同的店鋪共享一個中庭,或是不同的家庭卻共同經營一個店鋪的情形。還有,當時人們可以使用支撐天花板的橫樑,大約都是5米到7米之間,是一般人民可負擔的木頭價位,因此,房屋大多以「坎」作為房屋寬來設計。

參觀完老房後,我們一路上跟隨著老師,從清代建築看到日治時期,老師再從日治時期聊到與近代建築對比。我們看到清代與日治時期對於拉門和紅磚建築的差異,也聽見日治時期台灣師傅向日本師傅學習混凝土和洗石子技術的歷史。老師像大家說明台灣的老師傅如何將西方象徵榮譽的徽章轉換成台灣獨具特色的水果與人蔘,甚至將所有元素融合成屋頂的尖塔。一面面裝飾的山牆展現出台灣受歐美建築浪潮的影響脈絡,以及台灣在這樣的發展中,那難以被抹煞的創意和風土人情。由其這些經過特殊設計的牆面,過去還會被設計稍微傾斜好讓人們較容易看見,甚至房屋蓋好直到店面開舖後才會公開這些裝飾的山牆。

最後,我們停留在霞海城隍廟的對面。老師說道,其實大稻埕還有非常多的主題,今日漫步的路線其實目的是讓大家瞭解,在大稻埕,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台灣建築文化的縮影。一路從北街走來,我們先用漫步初探了大稻埕的歷史發展與背景,吃完午飯後,我們還要更深入探索這一區的人文風景呢!

活動剪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